首页
登录
注册
当前 :初中化学
小学
数学
语文
英语
初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道德与法治
高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试题篮 ( 0 )
单选题:
0
道
多选题:
0
道
判断题:
0
道
填空题:
0
道
推断题:
0
道
解答题:
0
道
实验探究题:
0
道
生成试卷
试题检索 :
按章节
按知识点
教材版本 :
人教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北师大版
湘教版
北京课改版
粤教版
仁爱版
上海版
科粤版
课本 :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题型 :
全部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推断题
解答题
实验探究题
难易度 :
全部
易
中
难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物理变化的特点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科学探究的意义
猜想与事实验证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化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发展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用于加热的仪器
测量容器-量筒
称量器-托盘天平
加热器皿-酒精灯
挟持器-铁夹、试管夹、坩埚钳
固体药品的取用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仪器的装配或连接
玻璃仪器的洗涤
液体药品的取用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空气组成的测定
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课题2 氧气
氧气的物理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的用途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探究氧气的性质
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课题3 制取氧气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氧气的制取装置
氧气的收集方法
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氧气的制取装置
氧气的收集方法
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探究氧气的性质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物质的微粒性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课题3 元素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元素的概念
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
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元素的简单分类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爱护水资源
水资源状况
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课题2 水的净化
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蒸发与蒸馏操作
水的净化
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
硬水与软水
课题3 水的组成
电解水实验
水的组成
水的性质和应用
水的合成与氢气的燃烧
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化合价的概念
常见元素与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
化合价与离子表示方法上的异同点
化合价规律和原则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还原反应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碳的化学性质
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的用途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一氧化碳的毒性
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防范爆炸的措施
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
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几种常用的灭火器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石油的组成
石油加工的产物
原油泄漏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及其处理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燃烧和爆炸实验
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后者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酒精挥发
B、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气味;氯气有毒
C、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水在降温时会结冰
D、蜡烛受热熔化;液氧是淡蓝色的液体
下列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金刚石可以在氧气中燃烧
B、铜丝加热会发黑
C、铁水降温后能形成坚硬的铁
D、天然气可以燃烧
自然界有一种“雷雨发庄稼”的现象,即在雷雨过后,植物生长得更好.下面一段短文就是叙述雷雨中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变化过程:
①空气中的N
2
在放电条件下与O
2
直接化合生成元色且不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气体;
②一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略大,不稳定,常温下就易与空气中的O
2
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③二氧化氮气体有毒,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HN0
3
)和一氧化氮;
④生成的硝酸随雨水淋洒到大地上,同土壤中的矿物相互作用,生成可溶于水的硝酸盐.
请填写下列空白:
(1)上述短文中,描述二氧化氮化学性质的是
(填序号).
(2)写出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雷雨发庄稼”,植物生长得更好的原因是
.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用途.下列物质的应用决定于它的物理性质的是( )
A、用天然气做民用燃料
B、用铜做金属导线
C、用氧气供给病人呼吸
D、用水制氧气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称作该物质的
,如:
.不同物质(限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这是由于构成物质的
不同所造成的.
下列各组物质中颜色相同的一组是( )
A、硫磺和氧化镁
B、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
C、五氧化二磷和氯酸钾
D、四氧化三铁和氯化钾
在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酒精很容易挥发
B、氢气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
C、木材在空气中能燃烧
D、二氧化碳气体降温后能变成雪花状固体
氧气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密度比空气大
B、能支持燃烧
C、不易溶于水
D、无色无味
1806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电解法从苏打中得到一种新金属.他对该金属做了以下实验:“取一块该金属,用小刀切下一块,把一小块金属投入水中,发生剧烈变化.它在水面上急速转动,发生嘶嘶声,并立即熔成一闪亮的银白色小球,并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阅读后,归纳这种金属的物理性质
(1)
;(2)
;
(3)
;(4)
.
在101.3kPa时,将液态空气升高温度,三种气体分离出的先后顺序是( ))
气体
氮气(N
2
)
氩气(Ar)
氧气(O
2
)
沸点
-196℃
-186℃
-183℃
A、N
2
、Ar、O
2
B、O
2
、Ar、N
2
C、N
2
、O
2
、Ar
D、Ar、N
2
、O
2
«
1
2
...
441
442
443
444
445
446
447
...
500
501
»